运营人必须知道:在小红书做大促,拼的是什么?

  • A+


第一,做种草,重质量


因为我们属于品牌型标品,从我们经历的三次大促来看,每次大促期间,都能明显看到品牌相关的搜索词在小红书上疯涨,但销售额却很难上去,这是顾客的消费习惯导致的——通常会在某个平台先种草一个产品或品牌,然后去小红书上验证品牌的口碑,验证完再回到像天猫这种大促心智强的平台上去购买。


综合来看小红书电商在大促月里其实并不占优势,容易流失到其他平台。


但是在小红书做种草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,因为我们品牌的核心人群(资深中产、精致妈妈、新锐白领)在小红书上非常活跃。


所以每次大促前,我们都会重点在小红书上做内容投放,主要包括两部分:一部分是真正去做种草,让更多人看到我们品牌;另一部分是重点做搜索承接的内容,占领搜索词,方便大家在搜索时能看到我们品牌。


归根到底就是利用小红书来做品牌的蓄水,核心拼的就是笔记内容的质量。



第二,大促期间怎么做收割?


我们收割基本就是正常做,不会搞太多差异化,结合品牌运营的铁三角——产品、内容和运营来做:


① 产品方面

像在天猫这种以单品或爆品为核心的平台,基本都是指名购买:消费者已经确定要买某个品牌、某个产品、某个品类,搜索之后大多是单品下单,最多带一些关联销售。


但小红书的优势在于可以通过内容触达和转化消费者,所以在大促期间可以组合更多场景化的套组,和其他平台形成差异化。


通过内容和直播间讲解,我们不仅能实现转化,还能拉高客单价。(新品发布我们基本上都是全平台统一发新)


② 内容方面

核心是加大自有内容的投放,重点做一些场景化内容,提升用户的代入感。(我们公司非常注重内容,所以内容这一块我们今年增加了非常多的人)。



③ 运营方面

和塞塞做的比较类似,利用主理人去收割,因为我们主理人很擅长表达和沟通,每次大促我们都会多安排主理人的场次提升销量。


整体在小红书做大促是做好基础,数据“听天由命”。(身体护理类目没有感受到平台大促的增长,甚至有可能大促比平销还要差,因为都去天猫买了。)


weinxin
我的微信
关注我了解更多内容

发表评论

目前评论:0